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荆楚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历史悠久、遗存众多、底蕴深厚,但与我国其他历史城市一样面临着一系列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
荆州“古城小样板”片区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旨在彰显荆州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实现资源价值高效转化;联动城内城外发展,实现古城活力复兴;实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的更新路径,孵化可落地更新项目。
项目获得 2023 年度湖北省优秀城乡规划奖二等奖,2023 年度亚太地区景观设计奖荣誉奖。
规划背景及概况
荆州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建城,历史悠久、遗存众多、底蕴深厚,是荆楚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但与我国其他历史城市一样面临着一系列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
- 文化遗产级别高,但文化彰显不足,历史城市环境特色受到破坏
- 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移,新老城联系较弱,古城活力衰退,人居环境品质低于平均水平
- 古城保护整治压力大,更新路径不明晰等
荆州古城历史沿革
本项目位于古城西部,范围内有明清古城墙及两座城门、城西北的明代皇家道观太晖观、城内的开元观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博物馆、文保中心等国家级文博单位,以及护城河、北湖、西湖、太湖港、嵠峨山等人文景观资源,同时也包含建于不同时期的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区、老旧厂房、不同功能的近现代建筑。
但随着荆州城市中心东移,西部临近工业区,古城西部位于尽端,发展困境尤为突出。
开元观、西湖单元
主要内容
项目区位
研究评估
开展面向赋能城市发展的古城历史文化价值评估。研究提炼本片区 3 条价值:“人-城-水”文化景观最佳传承体验地、古城丰富历史年轮完整承载地、古城关厢驿路商贸文化特色集中地。以上价值成为古城特色塑造、价值提升、产业赋能的内核动力。
构建历史信息、人地房数据、产权经济信息、建筑物理特征等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后续指标平衡、经济测算、节碳测算的数据底板。
总体谋划
建立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统筹综合的价值导向体系,确定本项目目标定位为:荆楚文化展示传承样板、城水相依景观体验样板、古今交融人民城市样板、古城复兴永续发展样板。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一核、一环、一带、五节点、多片”的规划结构;以“云梦古泽”历史地理环境为线索,构建大疏大密的城市空间结构骨架;系统谋划以文博产业为核心引擎的产业功能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以人为本塑造特色活力空间体系,彰显古城特色。
同时提出古城疏解、宜居社区、夜色经济、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策略,助力全面实现古城品质提升及活力复兴。
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图
精细刻画
在城内城外明确形成 11 个重点子项目,类型涵盖博物馆新馆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历史厂房改造文创产业园区、繁荣街文旅水街改造、城北新建湿地公园、建成区城市更新等,开展空间详细设计与功能详细策划布局,明确建设指标,提出建设指引。
实施路径
以数字底板为支撑、经济可行为原则,形成“路径谋划、资金测算、模式探索、控制导则”四大途径,为项目实施提供长效保障。
创新特色
(1)运用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塑造保护传承与城市活力相结合的城市特色空间结构
基于对荆州古城水网密布的历史地理环境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解认知,在城内城外运用不同手法来塑造整体协调、传承“云梦泽地”“城水相依”特征的空间结构。
城内,保护并提升现有的北湖、西湖历史水域;城外,结合护城河、太湖港等现有历史水系,利用城西繁荣街两侧水塘塑造湖塘公园,在太湖港北侧落实国空总规用地指标,整体集中打造城北湿地公园,并结合太晖观轴线等设置绿廊与北侧快速路隔离绿带相连。
总体构建古城墙内外相互呼应的“大疏大密”空间格局,和内外联通的生态蓝绿景观体系,同时保护和复现了重要历史轴线与地标之间的视廊。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特色空间结构
上述开合空间手法,结合城市级地标荆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大幅提升了古城的城市界面感知。变城墙割裂,为拥城墙、赏城墙,在古城墙内外形成蓝绿交织的休闲活力带,使古城融入城市。
太晖观、繁荣街单元
(2)扩大古城文化势能,从“文博游”向综合文化体验经济发展,构建多维度文化赋能产业链条
紧密围绕国家级荆州博物馆、文保中心,发挥荆楚文化吸引力,构建“文博+研学、+文创、+文旅”多维“泛文博”产业生态圈,激活荆州城市发展新动能,形成城西新的文化活力核心。
“泛文博”产业生态圈延伸示意图
城外,精心选址 8万㎡ 规模的荆州博物馆新馆,使其成为坐拥眺望古城、紧邻城市干道的城市新地标。
城内原博物馆老馆改造为文保中心,增强对外属性。
城西北的太晖观,复现其轴线和背山面水的微地形格局。
围绕三大核心文博资源,分别辐射带动周边历史粮油加工厂、老印刷厂、北门外得胜街历史文化街区、西门繁荣街风貌街区等,改造和新建成文博研学基地、文创园区、风情水街、文旅商街,吸引教育、创意产业、文旅等多元人群;并沿荆襄驿路形成城内外联动的 24万㎡ 规模“泛文博”产业功能环带。
进一步联动南部大学城、西部高新区,可为城市新市民提供 51万㎡ 居住及 27万㎡ 创业就业空间,打造主客共享、功能协同、职住平衡的复合功能片区。
(3)尊重历史,讲好不同时期荆州故事,塑造多元协调的城市特色风貌
荆州古城既有体现明清传统风貌特征的历史街区,又有代表近现代建设成就的工业建筑及公共建筑,都是荆州历史记忆的重要构成要素。
本项目尊重有一定年代的、不同时期的城市建设成就,尊重真实、多元、丰富的风貌的共存与叠加,避免一刀切地恢复到某特定历史时期风貌。
通过审慎评估,保护/利用代表古城各历史时期发展年轮的优秀建筑,在西、北城关保护形成明清风貌特色历史街区,在城内厂房区形成成片红砖坡顶大跨度工业风貌片区,在公园滨水区形成体现传统风貌元素的现代片区。
最终保护/利用了 20.4万㎡ 的明清时期风貌建筑、12万㎡ 的近现代工业建筑及公共建筑,以及 2.8km 的城墙历史展示带。
明清城墙西门历史文化展示带效果示意
西关繁荣街明清传统风貌效果示意
创意产业园区近现代工业风貌效果示意
荆州中路70-80年代建成区风貌效果示意
(4)聚焦绿色节碳和韧性城市建设,提出针对“富水环境”下古城可持续更新的新举措
低碳更新,以“改造+微更新”替代“大拆大建”。建筑精细化分类施策,形成保护修缮、改造更新、微更新、整治更新等措施。经测算,比传统更新模式可减少碳排放约 40%。
形成旅居适度分离、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以“一环”为核心划定超低排放区,构建“慢行+公交”的绿色交通系统,破解城内外衔接瓶颈。预计小样板内绿色出行比例达 90%。
低碳交通体系分析图
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延续并借鉴荆州古城历史上的理水智慧,城外现有和新增的公园绿地增大调蓄空间,城内聚焦水系联通、慢排缓释。暴雨期可避免积渍风险,洪涝期可额外提供 23万m³ 调蓄空间。
(5)以信息化平台数据为支撑,精细化制定项目库,确保项目经济可行、路径可行、管控可行
针对古城用地权属复杂的特点,以平台数据库为支撑,地毯式梳理人地房等各要素底数底图,并对各子项目进行精准的规模与经济测算。采取先节点引擎、再完善配套、后开发平衡的经济思路,最大程度激发和释放土地价值,实现城市更新的经济可行。
根据不同子项目类型,精准匹配现行政策和实施主体、资金来源、更新模式,实现实施路径可行。
通过详细城市设计、项目库、控规落实,实现子项目的管控可行,强化规划与土地政策相融合,使城市更新与既有规划体系相融合,形成良性规划传导。
规划传导模式示意图